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5年5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 - 2025年5月

從小發掘多元才能 以關愛培育全才


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坐落北區,寬敞明亮、綠意盎然的校舍為學生提供舒適而充滿朝氣的學習環境。校內設有創新的設施,例如攀石牆、工藝室、電競單車機、Mac Lab等,鼓勵學生書本學習及多元才能並行發展。學校融合關愛、創新與卓越的教學理念,從教師團隊、課程內容,以至多樣化的課外活動,一步一步協助學生拓展才能及成長。學生學業表現與多元成就除了見證着陳校長及教師們的努力,也獲得了家長的認同和肯定。

小一銜接課程 愉快迎接校園新生活

學校團隊重視每一位學生,期望他們能夠在建構知識的同時享受學習的喜悅。從小一踏入校門開始,學生便能感受學校老師和朋輩的關愛,並在他們的協助下積極面對轉變。為讓小一學生順利過渡,學校早於暑假期間便開展系統性的適應活動,讓小一學生在心靈上有充足的準備。準新生於體驗課中不但認識日後授課的老師,更熟習小學的課堂安排、課堂常規及學科活動等,甚至小至飲水機的位置和使用方法都一一了解和實踐。學生正式踏入校門後,學校更積極安排各類適應活動,幫助他們愉快迎接小一新生活。

循序漸進學習策略 建立校園歸屬感

為確保小一新生得到適切照顧,學校在課堂上有特別措施及安排。一年級開學首週實施半日上課,讓學生逐步適應全日制學習。教學上安排雙班主任制,由經驗豐富的老師擔任,協助新生適應與幼稚園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學校亦設計循序漸進的評估方案,開學首三個月(即第一個學段)以非傳統方式進行學習評估。首次考試會採用遊戲、小組活動和老師平日的觀察評量他們學習的進度,並以學習評估報告取代分數成績表,以文字描述反映學習進度,避免量化分數與排名造成壓力;第二學段再逐步引入紙筆評估,老師亦會朗讀題目,給予充分的作答時間,協助學生適應紙筆評估方式。陳校長希望藉此減少他們在考試上的壓力,儘量享受在學校學習的快樂,順利過渡至小學階段。

正向情緒 有愛校園 建構關愛氛圍

陳校長強調:「關愛是學習的推動力。當小朋友感受到朋輩和師長的關愛,自然會喜歡上學,課堂內外都會投入學習及積極參與活動,樂於互相學習與成長。學習動力和成效自然而生。」學校推行「關愛大使計劃」,安排高年級學生擔任「關愛大使」,照顧小一的學弟學妹,例如協助檢查家課冊、教導整理書包。一方面貫徹救世軍同理心及關懷的精神,讓低年級同學得到確切的幫助;另一方面,則給予機會讓「關愛大使」培養領導力、責任感、樂於助人等價值觀。

駕馭科技 通往未來 動手創作、融會貫通

科技是引領未來發展的重要動力,學校建構完整STEAM教育體系,從一年級開始培養學生駕馭科技的能力以及創意思維。針對低年級學生,課堂除了教授開電腦、打字等基本操作外,更會設計不插電編程、機械車及機械人控制等,透過實際控制儀器,建立基礎邏輯思維。隨着年級提升,課程難度逐步加深,高年級學生會學習Scratch、App Inventor等進階編程,並操控無人機、參與機械人設計。

「從做中學」有助學生實踐知識,提升應用能力,學校為此安排Microsoft虛擬LEGO課程、讓同學嘗試組裝不同類型的機械過程中,學生將抽象概念與知識融會貫通,轉化為具體作品,激發創意思維與解難能力。此外,學校亦積極帶領學生參加本地及國際比賽,不僅讓他們展示所學,拓學習眼界,更培養團隊合作、抗逆力等素質,成為磨練他們的鬥志、恆心、堅毅的重要經歷。

多元活動啟發潛能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提供逾40項課外活動,涵蓋音樂、體育、藝術等領域,如舞蹈、繪畫、空手道等,從低年級的興趣啟蒙,到高年級的校隊訓練,循序漸進發展學生潛能。自一年級開始,學校便為他們開設十堂免費的「才藝體驗班」,例如武術、K-pop、手工藝等。學校在入學前會根據他們的興趣,分配到不同的活動組別,通過體驗了解到自己的潛能所在,繼而選擇合適的興趣班或校隊。

學生近年在不同項目屢獲殊榮,例如中國舞隊在「第六十一屆學校舞蹈節」榮獲優等獎;英語話劇隊在「2024-2025香港學校戲劇節」囊括傑出演員獎、傑出合作獎及傑出舞台效果獎。體育方面同樣亮眼,一、二年級幼兒手球隊在全港幼兒五人手球公開賽中奪冠,代表香港參加「全國幼兒手球邀請賽」並勇奪殿軍,表現出色。學校一年級音樂科特設手鈴課程,讓學生能從小作有系統的音樂訓練,因此學校手鈴校隊能在國際賽事上屢獲殊榮。

系統規劃遊學團 擴闊國際視野

除了課外活動外,學校亦安排遊學團,透過系統性遊學計劃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去年,學校展開「姊妹學校2024廈門交流團」,帶領同學參觀廈門市名勝,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又到訪姊妹學校表演,展示學習成果。今年,學校帶領學生遠赴澳洲布里斯本參加英語學習交流團,在Shafston International College學習英語課程,沉浸在天然的英語學習氛圍中,提升英語水平。同學亦有機會親身接觸澳洲本地野生動物、學習足球及欖球技巧、參與科學實驗及參觀博物館等,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家校攜手同行 伴學生走出精彩旅程

學校致力建立全方位家校合作機制,例如邀請家長擔任義工,作為「午膳姨姨」、「午膳爸爸」照顧小朋友在校用膳,令家長更了解子女在校情況。學校亦定期舉辦家長觀課,讓家長親身觀察課堂情況,並舉辦家長茶聚,邀請家長與校長見面,幫助他們了解子女的校園生活近況,建立透明互信的溝通模式。

家教會也舉辦「親子運動日」等活動,邀請家長和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參加,由小朋友扮演東道主的角色,帶領父母參與遊戲活動,增進親子關係。開學100天後,學校更會為學生舉辦「百日宴」,讓家長見證子女的成長,邁進新的學習階段,當天同學亦有才藝表演,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

此外,學校開設「家長學堂」,讓家長有系統地學習培育子女所需的知識與技能。課程包括和諧粉彩、親子溝通等實用內容,協助家長提升教養技巧,共同促進學生的適應與成長。

教育傳媒

陳喜泉校長 陳喜泉校長
學校融合關愛、創新與卓越的教學理念 學校融合關愛、創新與卓越的教學理念
學生感受學校老師和朋輩的關愛 學生感受學校老師和朋輩的關愛
學校推行「關愛大使計劃」 學校推行「關愛大使計劃」
學校設計循序漸進的評估方案 學校設計循序漸進的評估方案
學校建構完整STEAM教育體系 學校建構完整STEAM教育體系
學校提供逾40項課外活動 學校提供逾40項課外活動
隨着年級提升,課程難度逐步加深 隨着年級提升,課程難度逐步加深
激發創意思維與解難能力 激發創意思維與解難能力
學生近年在不同項目屢獲殊榮 學生近年在不同項目屢獲殊榮
通過體驗了解到自己的潛能所在 通過體驗了解到自己的潛能所在
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到訪姊妹學校表演 到訪姊妹學校表演
沉浸在天然的英語學習氛圍中 沉浸在天然的英語學習氛圍中
共同促進學生的適應與成長 共同促進學生的適應與成長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